锦绣里,看见美与自信-新华网
新华网 > 广西 > 正文
2025 04/02 09:21:36
来源:新华网

锦绣里,看见美与自信

字体:

壮锦、侗绣、马面裙……

农历三月初三

在广西一年一度的盛会之上

能与春日盛放的五彩之花

争奇斗艳的

非多彩服饰莫属

        宇树机器人穿上了壮锦小马甲。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

在“广西三月三·八桂嘉年华”活动现场

宇树机器人脱下了东北大花袄

穿上了壮锦小马甲

在古老的织布机前

一家三代“绣娘”

展示传统刺绣技艺

过去、现在、未来

手工与科技

相得益彰地融合在一起

  舞台上模特身着壮锦元素的新中式服装。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

T台上 模特们

身着壮锦元素的新中式设计

在山水之间

奉上了一场时尚的T台秀

而街头小巷

每一次转身

都能与一位身着

民族服饰的女子相遇

T台与街头

时尚与生活

无处不绽放着

华夏服饰之美

  身着民族服饰的现场观众。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

近年来

新中式的穿搭

带火了中国传统锦绣

不论是设计师还是时尚品牌

纷纷从中国传统锦秀中

挖掘文化密码

在中国“四大名锦”之中

壮锦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

壮族织锦技艺在2006年被列入

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
              广西壮锦。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

为了让更多人爱上壮锦

来自广西河池的一家企业

研发了全真丝壮锦

负责人王卓说

“传统的壮锦采用棉麻,比较厚实

我们不断提升壮锦的亲肤感和可穿性”

丝绸的色泽之下

古老的壮锦太阳纹、田字纹

闪耀着新的光彩

“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

我们希望让年轻人把文化穿在身上,把文化带在身边”

           真丝壮锦产品。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

“我们正在为大山里的手工艺人

和大城市里的设计师

搭建一座桥”

依文集团

中国手工坊副总裁刘文玲所说的“桥”

正是将广西民族服饰纹样、建筑特色、手工艺人等数据

形成数据库

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之下

不断创新设计出新的产品

  民族纹样产品。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

刘文玲说

希望这座桥建成后

“让手工艺人养着鸡、背着娃、绣着花

就养活自己养活家”

同时,也希望

“让广西的文化元素

不只是停留在博物馆里

也不只是在民族地区,在服装上也有体现

而是真正

让世界能够读懂中国手工艺之美”

  民族纹样产品。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

在中国-东盟非遗周现场

中国四大名锦在此展出

试戴壮锦做的耳环

端详蜀锦的胸针

在中华传统纹样之中

不少年轻人来此打卡

感受一场美的旅途

  民族纹样饰品。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

“看到年轻人驻足,是我们坚持的动力”

在现场

壮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蓝淋

受到了鼓舞

“我要创作出更多好作品”

她说

 

新华社记者:陈露缘、赵欢、黄凯莹、任彦逸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牙举成】